四川各地医院严格执行预检分诊“三通道”建设等措施

 行业新闻    |      2020-02-25

新闻资讯:医护 医疗 医院 病房 呼叫系统 ICU探视系统 病房呼叫器http:// www.tlwms.com.cn 

 来源:四川日报

  “取药流程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不走回头路。”22311时,成都市民江女士拿完药走出省人民医院大门后说,“虽然比以前要多花些时间,但心里踏实。”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院内交叉感染防控不容有失。为让群众安心就医,实现一线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我省各地医疗机构积极行动,织起“防疫安全网”。

  221日一早,成都市民王先生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与以往不同,见到坐诊医生前,王先生需经两次严格的体温检测和询问筛查。而在诊断开始前,门诊医生还要详细询问王先生有无新冠肺炎等的相关流行病学史。

  门诊和急诊,是患者进入医院的主要入口,也是阻断院内交叉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省强化门诊和急诊三级预检分诊。在门诊急诊入口(1级)、就诊区(2级)和诊室内(3级)分别安排专人对每位就诊人员测量体温,并询问流行病学史。层层筛查后,发热和有相应病史的人员被及时分诊到发热门诊。

  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莉介绍,在门诊和急诊通道的所有关卡,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必要的防护。发热病人或相关病史的病人将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单独的隔离线路,把病人带到发热门诊就诊,堵住风险源。

  “门诊岗位的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是抵挡病毒传播的守门人。”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全省各地的每一名个体医生、村医、校医、厂医也都压实筛查把关的责任。按照首诊责任制原则,对诊断中接触到的可疑病例,首诊医生必须及时给予必要诊断,并协助完成安全转运收治。

  在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绵竹全市范围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名单被导入门诊医师诊疗系统中,并保持同步动态更新。该院院长赵志宏介绍,诊疗系统收到门诊病人信息后自动进行名单匹配,“如果发现系统预警提示,首诊责任医生可按操作流程及时处置。”

  医院坝子里的9顶帐篷,是射洪市人民医院的新装备。它们搭建起患者就诊的3条新通道。

  为避免医院内人员交叉感染,我省制定严格的医院“三通道”管理防控措施,明确三级医院要设置单流向且相互隔离的医务人员、普通病人、发热疑似病人3条入院通道,且各通道入口均有明确标识,并设立体温监测点。

  目前,我省三级医院已100%实现“三通道”诊疗流程再造,93.1%的二级医院完成普通病人与发热疑似病人相互隔离的“双通道”诊疗流程改造。

  射洪市人民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为有效规避交叉感染的发生,人员通道隔离成为医院的首选项。“要实现单进单出的单向循环实在不易。”射洪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谢莉介绍,医院场地有限,老旧的办公楼也存在缺陷,医院只好协调来多顶帐篷,搭起相互隔离的“三通道”。其中,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设置了从预检分诊、等候留观、CT检查、专家会诊,再到转运收治的全流程封闭运行通道。通过“三通道”管控流程,射洪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该院被发现,并实现向定点收治医院的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