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标准与规范
IEEE 1588精准时间协议(PTP)
行业持续推进IEEE 1588-2019标准的落地应用,该标准通过硬件时间戳和边界时钟(BC)模式,将网络设备同步精度提升至亚微秒级,适用于5G基站、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时间同步标准
2025年4月,CCSA发布《高精度时间同步网技术要求》修订版,新增对北斗/GPS双模授时、1588v2透明时钟(TC)模式的支持,强化网络切片场景下的时间同步可靠性。
二、行业动态
中国移动完成5G-A商用部署
2025年4月16日,中国移动宣布在15个城市完成5G-A网络商用,采用“北斗+1588v2”双模时间同步方案,实现基站间时间偏差小于±50ns,支撑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新业务。
华为推出OceanConnect时间同步平台
2025年4月15日,华为发布OceanConnect TSN 2.0平台,集成PTP、NTPv4及北斗/GPS授时功能,支持跨域时间同步,已通过中国泰尔实验室1588v2性能认证。
三、市场趋势
电力行业时间同步设备采购增长
2025年4月,国家电网启动新一批时间同步系统招标,要求设备支持北斗三号、1588v2及IRIG-B码,且守时精度优于1μs/24h,反映电力行业对高可靠时间同步的需求。
金融行业时间戳服务升级
202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中国计量院,建立基于PTP的分布式时间戳系统,实现交易系统时间偏差小于±1μs,满足《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2.0版标准。
四、企业动态
中兴通讯发布ZTE iSync 5000
2025年4月14日,中兴通讯推出新一代时间同步服务器,支持双频北斗、1588v2透明时钟及NTPv4,典型配置下授时精度优于10ns,已通过中国计量院认证。
赛思电子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五、技术突破
量子时钟同步技术验证
2025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华为完成量子时钟同步原型验证,利用纠缠光子对实现10公里光纤传输下时间偏差小于±100fs,为未来6G网络奠定基础。
光频梳时间同步技术
2025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发出基于光频梳的1588v2时间同步方案,在100公里光纤链路上实现时间偏差小于±1ns,突破传统电域同步的传输距离限制。
六、政策与法规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修订
2025年4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修订草案,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建立“双活”时间同步系统,主备时钟源时间偏差需小于±100ns,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欧盟《网络弹性法案》实施
2025年4月11日,欧盟《网络弹性法案》正式生效,要求智能设备制造商内置PTP或NTP时间同步功能,确保设备间时间偏差小于±1s,提升物联网安全性。
七、行业会议与活动
2025中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2025年4月18日,会议在成都召开,聚焦“高精度时间同步与6G网络”,华为、中兴等企业展示1588v2增强技术及量子时钟同步方案。
ITU-T SG15全会
2025年4月14日,国际电联SG15全会通过G.8275.2修正案,新增对1588v2透明时钟的故障转移机制要求,提升时间同步系统的容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