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AI新政:千亿基金+医疗大模型,这些赛道将爆发!

 行业新闻    |      2025-04-21
大健康派
建设卫生健康数字智能创新实验室,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场景落地、应用验证等工作,推动医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发展。

4月15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公告,就《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方案》主要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保障机制四个部分。

《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全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 2 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 25 个以上。创建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 3 家,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 1000 亿元。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金融、教育、消费、文创、科学、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渗透度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人工智能+"高价值示范场景。


《方案》提出,在杭州推动全国模型输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数据共享高地、智能应用首发地、产业发展高地等建设,并具体部署16 项重点任务。


其中,将加速推进"杭州 AI+"场景开放示范工程。面向健康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场景的挖掘、策划、发布、路演、对接、落地、推广全流程工作,发布重点场景"机会清单"和重点企业"能力清单",为人工智能企业和创业团队创造更多产品落地机遇,培育一批数实融合的"人工智能+"高价值示范场景。


加快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争取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应用中试基地(智能专科医生方向)落户杭州,打造以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为核心的医疗智能体,在病历生成、病历质控、药事管理、患者管理、专病研究等方面开展中试应用。建设睡眠、体重管理、医学美容等名医专家智能体和"杭小育""中医小安"等服务智能体。建设卫生健康数字智能创新实验室,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场景落地、应用验证等工作,推动医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发展。


培育智能终端新赛道,支持企业加强智能眼镜、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健康监测仪器、外骨骼装置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加速智能终端在真实场景的首试首用和全面推广,2025 年新增智能终端类首台(套)装备 20 项。


赋能未来产业新赛道,面向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方向,搭建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合作网络,加速未来产业创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


《方案》围绕分担创新成本、培育应用生态、支持企业成长、激活创新要素等四大领域,谋划设计实施算力券和智能券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等 18 条支持政策,对相关企业、产品、解决方案等设置相应的补助和奖励。


其中特别提到,实施"AI+民生"普惠工程。结合医疗、养老、助残等公共普惠政策,重点支持 AI 辅助诊断、AI 生成病历、AI 健康管理、适老化智能终端、助残科技产品、智能假肢、智能康复仪器等智能产品的推广。在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康复中心、残疾人服务机构等服务机构开展智能产品试用和场景验证。